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常常驚嘆佛陀對世間生活的深入洞察,對人性的精妙剖析。佛陀不是一位遠離世間的聖人,而是一位如蓮花生於淤泥而不染的大智者。佛陀說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每一個生命無論貴賤貧富都不能脫離這八種痛苦的逼迫與煎熬。從佛陀所說的人生八苦,就可以知悉佛陀的智慧來自於對人生的深刻洞察,來自於對生活的最深領悟。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能體悟到佛法的真諦嗎?應該說這個問題許多人都思考過,但各人的答案是不同的。在我看來,在生活中領會佛法的深意,參悟禪宗的奧祕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能不經意的發現自己原來認為已領悟的佛法道理,在現實的考驗下,竟非常的脆弱,甚至是不堪一擊的。

古人說順境逆境看擔當。這句也通於佛理,我們的心在順意的時候,是一種甚麼狀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揚州花」,這個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得意忘形,貢高我慢。人若在困難的境地,雖遍地是荊棘,但卻能不自覺地砥礪自己的意志。就如越王十年臥薪嘗膽,經历無數艱辛,終於有了複興越國的大業成就。然而成功以後,不少人就會走上一條自我膨脹,腐化墮落的不歸路。這個時候,已聽不得—點反面的意見,也容不得一點拂逆之事。於是各種錯誤層出不窮,一步步地邁向了自我毀滅的可悲結局。所以人在志得意滿時,最忌一個傲字,這個字使千古英雄走麥城,抱恨終生。

我們在逆境的時候,是十分沮喪的,甚至沮喪到一點力量都沒有的地步。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辦,就要善於激勵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前賢的名言是古往今來一切成大功、立大業的人共同經历的感受。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不管是世間的事業,還是出世間的成就,都是經历過了大的磨難,所謂不經历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因而在困境時,心中要充滿希望,體認到正是困境造就了我們的非凡品質,磨煉了我們堅強的意志。由此,我們看出,在困境中最忌頹廢,只要能勇於振作,必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邨」的光明前景在前。

面對順逆境界,我們的心是否能保持如如不動,是我們對佛法領會是否到位的關鍵。本來外界的順逆是一時的因緣聚合,本非固定不變的實體。就像鏡子映現的影像一樣,好的來了,鏡子不喜,壞的來了,鏡子不憂,一旦我們能用心如鏡,則一切的境緣不但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反而成為消磨我們習氣的契機,成為我們檢驗自身功夫的試金石。

平時我們也能把空性、不嗔、無我放在口頭上,可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馬上就會瘋狂起來,恨不得將對方置之死地才解恨,於是強烈地對抗,疾言厲色地責罵,立即表現出來。豈不知這正是大嗔限、大我執啊,至於空性更是沒有領悟、深入到半分。臺灣的慧律法師說過,在我們嗔恨心發生的時候,最低限度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繼而體悟到我、人,和當下發生的事情都是空相的,這個忍辱要從最初的強忍開始,進而深深感受到根本沒有甚麼可忍的境界。

文/孫贇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