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不到

那麼你說道理我懂了,但是做不到「寂滅為樂」呀!所以只好練習打坐嘍!練習修定了。那麼,怎麼辦呢?先不要緊張,我一直叫你們放松啊!放松啊!身體放松,頭腦放松,心理放松。沒有事,在這裡休息。放松以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不要作氣功哦!身體一放松了,呼吸自然就調好了。慢慢地心平氣和了。不管身體,哪裡氣動了!哪裡脹啦!頭昏腦脹呀!都不要管。你曉得是四大皆空嗎!我們身體給我們的累贅太大了,它總是給你找麻煩,一身都是病,一身都是業,不要理它。你若跟著它,這裡動動,那裡搖搖。你那個心已經跟著動了,跟著生滅了。不去理它,然後,安祥,觀心,觀這個念頭。不是在那裡想,不去制造念頭,也不排除念頭,看著念頭來來去去,不是去理它,也不去掃除,讓它「一任自來還自去」,你仍然看著它,這就是心經上所詳的「觀自在菩薩」。慢慢功夫作深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依照這個觀照的方法去修行,慢慢功夫深了,智慧開發的時候,忽然像天亮一樣,電燈開了一樣,就照到身心內外一片空靈。此中無苦亦無樂,度一切苦厄。這是觀照法門,無論禪宗、淨土、密宗、天臺、華嚴,任何宗派,不走此路,永遠不通。走啊!

guanxin

江水悠悠

(啪!)——不要低頭,跟在打坐的時候一樣。所謂下座,只是變更一個姿態而已。心境要一糢一樣。

剛才告訴大家,都從漸修而到頓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那麼,你說:你這個老家夥!我問你:我生滅滅不了,怎麼辦?內心生生滅滅的念頭死不了,怎麼辦?你看!禪宗的臨濟祖師要走的時候,徒弟們說:「師父啊!你總要留點話給我們呀!」他拿起筆就寫了: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你說他說些甚麼?頓悟漸修都告訴你了。「沿流不止問如何?」我們的思想念頭妄想,生生滅滅,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浪花滾滾,像流水一樣,永遠斷不了。沿流不止,沿的甚麼流?沿的三界人欲之流,眾生欲望之流,業力之流。沿流不止,停不了,不能切斷,不能得定。問如何?怎麼辦呀!註意第二句唷:「真照無邊說似他」,哪個「真照」?甚麼「真照」?註意啊!不要註意我哦!註意你們自己的心裡。其實啊!我昨天都講了,都告訴你們了,甚麼是「真照」?你們體會哦!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知道有個生滅心,知道有妄念往來。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惱,對不對?他也不在生滅中,這個念頭來了他也知道,那個念頭去了他也知道,「那個東西」!註意!那個東西是會照的。譬如你是學密宗的人,起了很多妄念去觀想,觀想者,借用妄念也。那個能知道自己在觀想,那個能知道自己觀想不成功的「那個東西」是甚麼?譬如你是念阿彌陀佛的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己盡管在念阿彌陀佛。同時又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那個能曉得自己在念的是甚麼?那個就是淨土,不垢不淨,那個就是「真照」。嘿!都告訴你了,我學了這幾十年佛,就是這點本事,都露給你了。真露給你啦!露給你就沒有了,就打不下七了。這個真照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無際的呀!但是,你不要以為那個就是「道」。不過,也差不多了,所以叫「真照無邊說似他」。你認清楚了那個東西,也就差不多了,勉強說有點像他了。「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那麼,真如本體究竟是怎麼樣呢?「離相離名人不稟」啊!他是沒有境界,沒有形相的。你若有了甚麼境界,甚麼樣子,錯了!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境界都不是,離相。離名,甚麼名?你叫他是道,叫他是聖,叫他是真如,叫他是心,叫他是菠菜,哦!般(音撥)若,講錯了,叫他是般若,都不對。這些都是假名。「離名離相人不稟」,一般人本來都有如來本性,自己認識不到。不稟者,自己搞不清楚。

「吹毛用了急須磨」,告訴你用功的方法。甚麼是吹毛?又不是吹風機,吹甚麼毛?古代的寶劍,最鋒利的叫作「吹毛之劍」,那寶劍拿起來不要動,拔了一根頭髮毫毛下來,放在刀口上,「噓」這麼一吹,就斷了,鋒利到這個程度,所以叫「吹毛之劍」。如此鋒利的寶劍,用了之後,還須趕緊磨利擦淨。不怕你能幹,不怕你會用功,不要認為自己很高明,隨便跟著妄心亂轉。不可以呀!即使如吹毛之劍一樣,每次用了之後,不要以為自己是利劍,還是趕緊磨銳利啊!「吹毛用了急須磨」。換句話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隨時隨地都要註意。

968931656652625

他把佛法的「體」「相」「用」都說完了。然後,把筆一丟,走了,涅槃去了。這就叫生死來去自由。上午提到大慧杲禪師。大慧杲禪師要涅槃的時候,兩腿一盤,告訴弟子說:「我要走啦!」徒弟們跪下來哭:「師父啊!你留個偈子給我們,古來的大師們要走的時候,都留了偈子,你沒有寫偈子。」他已經死了,弟子們一哭一叫,這下子把他從死中又氣活了。把眼睛瞪開:「沒有偈子就不能死啊!拿筆來。」他就寫了首偈子,把筆一丟,又走了。你看他生死操之在我。清朝人入關的時候,好幾個學禪的知識分子不肯投降。結果,關在牢裡。清朝人勸他們投降,他們不投降。有一位他曉得明天要砍頭了,今天晚上在牢裡,兩腿一盤,對不起!我先走一步了,涅槃去了。這些例子多得很。所以,能夠生死一如者,可以為聖賢,可以為仙佛,可以為忠臣,可以為孝子,可以為大丈夫。可以出世,可以入世。能夠這樣,才不會「空向人間走一回」唷!(摘自《習禪錄影》)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