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個喜悅的人

《華嚴經》中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學佛的初心是甚麼?

不就是為了解脫煩惱,自在喜悅嗎?

但是,很多人學佛卻越學越累,越學越糾結。他們厭棄現世的人生,把各種不如意都歸結於所謂業障。他們疑神怕鬼,順利時就認為是菩薩保佑,不順時就是遇上了冤親債主。他們成天低沉而消極,滿面愁苦,一心只盼往生他方淨土。

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無法活在當下。我想請問他們,如果當下無法歡喜,你如何確信往生之後就能歡喜?如果當下不能解脫,你如何確定往生他方就能解脫呢?

有人問禪師:「死後到哪裡相見?」

禪師淡淡一笑:「哪兒也不去。」

萬法不離一心,修行就是修心。此心不安,到哪裡都無法解脫。當下心安,即是到家。

如何讓心安住?行住坐臥,起心動念之間,始終保持覺照。「佛者,覺也」。時時保持覺照,就能看清煩惱的緣起,去除貪嗔癡的妄念。正如本書所言,「四念處」就是最好的「覺照力」的修煉。通過關註身、受、心、法四個層面,讓我們在每個當下都能保持覺照,了了分明,當下就能解脫自在。

所以,學佛修行不要忘記初心:做個喜悅的人。生命本來就是喜悅的,只是被無明煩惱遮蔽了而已。所以,我們要通過修習「四念處」,做回一個喜悅的人,獲得現世的、當下的解脫。極力推薦這本實修實證的好書:《做個喜悅的人》,我本人從中獲益良多,也願更多有緣者學習分享。

合十感恩作者苟嘉陵居士,以他本人多年的實修體證,使我們對「四念處」這一佛陀的根本教法有了深入的認識。正如作者所言,是時候放下大乘小乘,各種宗派的門戶之見了,讓我們以自己的身口意,來親身踐行佛陀教導的這個修行之法:「四念處」。

在菩薩的修行境界中,有一個名叫「歡喜地」。

在很多佛經的末尾,也常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願我們仔細研讀這本書,用心修習「四念處」,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