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自己的命運太差,成就上等的命運,靠你自身養成!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命運太差,為甚麼總是很倒霉?人們都想有好命、行好運,這是人之常情。然而,面對命運,人們總是習慣於向外求,而忽略了向內求。人們經常把命運的不順歸罪於所處的環境與他人,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人們也常常寄希望於靈丹妙藥或者風水法術來快速的改變命運,殊不知上等的命運就在自己的身上。

首先我們先討論下甚麼是命運?

常聽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對於命運來講,命是命,運是運。命與運是兩個概念。

命是甚麼?命為先天,是祖上賜予的,由不得自己來選擇!有的人天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衣食無憂;而有的人生下來就在偏遠的山裡,甚至還有先天的殘疾。這就是命,但不管好命還是壞命,還需要運來配合。

運是甚麼?運就是後天的際遇與變化。好命不一定好運,命就像車,運就像路,好車如果沒有好路照樣發揮不出性能。碰到泥濘的小道,寶馬不一定跑得過拖拉機,這就是所謂的生不逢時。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自己的命不好,天生不是官二代、富二代,那該怎麼辦?玄虛子這裡要和大家說:千萬別羨慕他人,你看官二代、富二代出事的還少嗎?關鍵的是做好自己,改變後天的運!

下面說說如何從自身做起改變命運?

第一、風水源頭,在於孝親祭祖,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

想想我們的生命從哪裡而來?從父母那裡來的。那父母從哪裡而來?從祖先而來,那父母祖先是甚麼?就是我們的根。

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的福報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孝順父母,來自對祖先的感恩。祭祖的時候,燒香為陽,燒紙為陰。老人都會講,那個家裡沒香火了。沒香火是甚麼意思?斷子絕孫。香火還代表財富。

那應該甚麼時候祭祖?清明可以祭祖,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還有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再加上大年三十,一年有五次可以祭祖。如果在外不能回家,也可以遙祭,朝老家的方向燒點紙錢,燒點香,這叫不忘本。

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沒有顯露出紀念先祖的心意,那就是不孝。

另外還要知道,如果父母在世,那麼父母就是家中的活菩薩!父母是甚麼?父母是天地。你看《易經》學說裡,乾南坤北,天地定位,父是天,母是地。很多人諸事不順,皆因不孝,這根上的風水壞了,如何能好運?

還有很多人拜廟裡的佛,卻忘了家中的「真佛」。佛說:甚麼是孝,孝順父母就是孝,如果沒有佛,就把父母當做佛來侍奉,你一念孝順,供養一次父母一丁點東西,這樣的福德就超過你供養一百位高僧百千萬億年。這是真實的話,並不是比喻。

你不改抵觸頂撞父母的惡習,就根本不可能改變命運。不孝順的人,很難為別人著想。好運就難以形成。一個人如果從小不曾頂撞父母師長,他日後必定有大出息。因為打小孝順父母,每天積的是福德。

一個人日常好頂撞父母,不懂克制情緒,與上司、同事和所有的人也相處不好,他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不會順利,一生挫折連連,在重要時刻無不敗北。

改變命運,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為積福沒有損福快。

第二,夫妻和睦是事業興旺之始。

事業興旺、家庭興旺,多遇貴人在於夫妻和睦,陰陽平衡萬事則興。貴人得進,小人遠離;夫妻不和萬事衰;小人得進;貴人遠離;夫妻是陰陽,陰陽太極八卦男女也,陰陽和諧才能生財旺運。

所以奉勸各位朋友,夫妻間一定要包容,要信任,先做好自己,別抱怨對方,自己改變了,對方也就跟著改變了。

第三,會笑、會說、會聽與會做。

首先要學會笑,眼睛的風水很關鍵。世間的一切動物都不會,恐怕只有人才會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笑。笑能帶來上等的風水,思人恩德,想人好處,這叫聚光,光向上走,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臉是元寶形,嘴像蓮花一樣,肯定發財。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這叫聚陰,氣陰則下沉,表現在臉上,就是冬瓜臉,苦瓜相,肯定倒霉。

我們再看嘴巴的風水。嘴巴就是門戶,如果門戶不幹淨了,這樣的人就倒霉了。嘴巴一定要出善言善語,而不是冷言惡語。懂得贊美,才能收獲好運。

再說說耳朵的風水。耳朵要會聽,手足才不會相殘,夫妻才不會反目,更不會不孝敬父母,如果我們的耳朵常常被壞的東西蠱惑,專門聽到負面的聲音,聽不到正面的消息,那麼就會招來禍患。古人常說,一言興邦,一言亡國,那這個嘴巴說出來給誰聽?耳朵。耳朵不聽,嘴巴吐出來的垃圾也沒用。

最後說說會做的風水,這也叫行為風水。這個行為當中尤其要遠離不良嗜好,遠離吃喝嫖賭抽。

好風水是自己修來的。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為他人造福。

成為別人的福星。自己的福德已經很厚了。風水自然就好。

風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個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

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

大家知道風水養人,卻不知人也要養風水。

人一住進去,周身氣流就會逐漸充滿整個住地,把地養得福德兼備,就跟自己一糢一樣。

好風水是靠自己養成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