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隨感二:心淨一切皆淨

佛教起源於印度,於不同時期、不同方向傳入古代中國,形成了不同宗派和特色。特別是在六祖慧能大師之後產生了對中國佛教及中國文化有重大影嚮的禪宗。這是历代中國人的因緣福德,我們有幸能夠修學大乘佛教。

自二零一四年元旦父親患腦梗之後,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我切實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人生的苦難。父親生於建國之年,與母親同歲,兩個人大半生拉扯我們姐弟四個,受了很多累和苦,隨著弟弟成家立業,父母開始享受天倫之樂的生活,雖然兩個人經常拌嘴,但和中國大多數老年夫妻一樣,誰也離不開誰。出院後的父親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癥,我們姐弟四人輪流回家照顧父親,看著父親有些癡獃的表情、不能自理的身體、糢糊不清的語言,心中陣陣酸楚。然後就是母親的睡眠開始出現問題,母親本不是性格開朗的人,接受不了父親生這樣的病,各種煩亂的想法困擾著她,我們不斷的開解及不斷的失眠治療,現在母親睡眠有所好轉。

人生經历苦難就會有所感悟,人生是苦的還是樂的?哪個多?那麼多無常,怎麼才能把握人生,真正做到轉苦為樂呢?現實有時無法改變,但自己的心是可以改變的,心怎麼改呢?這時我想到了佛教,人們不是常說儒家治國、道家修身、釋家修心嗎?可是身邊沒有認識的師父,就自己在網上查找,後來在行動電話電子書上看到了《六祖壇經》,讀了幾遍之後,從《六祖壇經》裡找到了修心的不二法門——《金剛經》。我下載了有聲版的《金剛經》行動電話應用,每天早晨運動及睡前就聽幾遍,有時讀,雖然不很明白其中義理,但覺得聽時心裡很清靜、舒服,漸漸聽《金剛經》成了每天的習慣。

看到安祥書院發起的共誦《金剛經》3000遍的活動,就覺得很高興,也算自己與佛法有緣分吧。隨著每天一遍或兩遍的讀誦《金剛經》,並不斷聽聞各位師兄發出的各種修行方法,覺得找到了一個讓人生快樂的方向和方法。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生的痛苦就在於放不下於昨天,憂心於明天,又把握不住今天。如果心象平靜的水面,石子投下泛起漣漪,漣漪過後恢複平靜,這樣就會人生處處安祥寧靜了。(文:渴望陽光 )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