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上有一位老鐵匠。由於早已沒人需要打制的鐵器,現在他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你無論甚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手裡是一個半導體,身旁是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他端著那把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裡的水,他們的汗也都來自這把壺。
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蜂擁而至,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
當那位商人帶著20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店鋪的人和前後的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據說他已經102歲了。
現代社會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時,使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優雅在逐漸喪失。那種恬靜如詩般的歲月對現代人來講已成為最大的奢侈和批判對象。內心的聲音,便在這種繁忙與喧囂中被淹沒了。物的欲望在慢慢吞噬人的性靈和光彩,我們留給自己的內心空間被壓榨到最小,甚至狹隘到失去「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和眼光。我們開始患上種種千奇百怪的心理疾病,心理醫生和咨詢師在我們的城市也漸漸走俏,我們去求醫,去問診,然後期待在內心陰鬱的日子裡尋求心靈的平衡。其實生活大可不必費很多周折,保持一份淡泊,人生就多了一分幸福。
淡泊是一種心態,是生命盛開的鮮花。淡泊在心,在於修身養性。淡泊無處不在。只要有心,高朋滿座時,不會忘乎所以;曲終人散時,不會鬱結於心。成功之時,不得意忘形;失敗之時,不心灰意冷。淡泊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過濾出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可以避免許多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淡泊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悠遠,能讓人們在生活中安之若素,幸福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