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明心》雜志系列,整理匯集大德禪師日常開示的精華語錄。文字生動,禪機活潑,不二直指,明心見性。菩提一葉今日起連載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您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請購《明心》雜志(20元/本)。
善良是善良的回報,信任是信任的禮物
剛開始出家的時候,也是抱著一個鐵定的信心和一根筋的思路,認為自己出家就是來修行的,是來了脫生死的,是來遠離紅塵的,是來吃苦了苦的,是來不再關心世事不再受紅塵幹擾的最後一片淨土和樂園的。抱著這個信心和堅定的以吃苦才算為修行的偏執的固執,看不慣師父的行為做略,看不慣那些懶惰的師兄弟,看不慣那些明顯的與佛教教義相違背的事件和事情,所以,那時從剃頭出家當大雄寶殿香燈師到擔任柏林寺知客的八個月,沒有出過寺門一步,徹底的把自己放在紅牆深院中,按照古人的步子走路,按照僧人的眉目開眼,按照想當然以為的僧人的腔調說話,按照不理人間我自清淨的冷漠拒絕所有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的探訪和探究,並且,就以為,這就是是了。這就是出家修行出家生活的全部了。
如果,這是一個衣食不缺的孤島,如果這是一個沒有政府沒有法律沒有社會沒有任何人的世界的孤島,這套理想主義的空想社會主義一般的紅塵不到的安靜,是真實的,是可以兌現並具化在現實中的。
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
柏林寺處在趙縣縣城東南角,自來水由自來水公司提供,無論冬夏,每晚九點半停水,早晨五點半供水,而我的職責是大雄寶殿的香燈師,每天早晨三點四十起牀,點燃燈燭,然後打板,繞著寺院走一圈,把全寺的人喊起來,沒有法會,常住的二十來人,不用擔心,因為知道水的停供時間,但是一旦有法會,幾百號人,都擠在一個大廁所,都擠在一起要洗漱,看著一個個失望沮喪的臉,和憤怒的表情,沒有辦法,於是,開始跟自來水公司往來、協調、商討。請政府上層部門出面協調,乃至下行政命令,結果,仍然是扯皮不斷,麻煩不斷,在99年之前,從來沒有一次大的法會自來水得到過真正有效的及時保證,直到自己在寺院裡面打了一口深水井。
有了水井,以為可以天下太平了,停電,經常地斷電,沒有辦法,找政府,找主管領導,送小恩小惠的禮物給具體幹活的人,一次協調,7天法會,會有三天管用,但是餘下4天,只能幹生氣,毫無辦法。於是寺院裝了柴油發電機,總算解決了。
旅游局,出文,要求統一規劃,統一印刷門票,統一派工作人員入住,扯皮協調抵制,一番一番下來,總算沒有門票進駐,真乃萬幸。
隨著一步步深入,一步步體驗,一步步成為寺院的一份子,發現,原來的理想主義的那份執著,竟然全是扯淡的胡謅八賴,在現實中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這份驚訝,這份絕望,這份沮喪,無異於滅頂之災!在中國這樣一個具體的社會環境中,要想按照理想去做,唯一的出路—撞牆或者投井。這也就是為何那麼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出家,然後,徹底的從僧團消失,再從佛教隊伍中消失的內在原因。
然後,如果再加上佛教固有的陋習呢?再加上某些執掌佛教門面的人的有意無意為之呢?深思,那是最糟糕的憂鬱劑,千萬不要去深思,那會讓你再也沒有了信心。
看到現見和黃金時代之間的往來評論,深深的感觸。站著,指責幹活幹具體事情的人指責幹的活有問題指責幹的活的方法有問題指責幹活的人有問題,永遠都是最容易的選擇,也是最大的自我保護,同時還給自己搏一個主張正義伸張正義捍衞正義的衞士封號。事非經過不知難,兄弟,換你,來做做,再說好麼?
明心讀書會這一班的初衷就是要培養自己的門生和弟子,而不是對社會招生,要是按照社會的招生,就這些科目,就這種教學方式,黃金時代可以自己去北大清華複旦交大的EMBA看看,人家怎麼收錢的。不看這裡,再去看看新東方,一個假期的培訓班又是怎麼收錢的?再去看看一個足療保健一個瑜伽班又是怎麼收費的?
所以,這種不明就裡的指責和疑問,表面聽起來看起來都是在捍衞了某種似乎的神聖和正義,但是實際的效果卻是毀了多少人的信心和信任。這個因果,你發言指責的時候又深思過沒有?
人品和悟性,是這一班的核心要素。但是基本的人問素養,同樣不可或缺,缺少坦蕩達觀的人生態度,缺少包容異己的開放心態,缺少回饋社會的公益之心,缺少對自己暫時還無法深入了解的事情不做盲目行為反應的自律能力,恐怕都不會被收錄在這一班,也不會被收錄在下一班。因為,俺的辦班,只是想找幾個根性情趣相應的人,前前領後後,把俺所能教的,無保留的交代出去而已。
孔子教學,照樣得束脩拿來,否則老師怎麼活下去呢?何況,為何不去仔細看看開列的教學用具、使用的空間以及大空間的往來,難到一定要做到空中自己用翅膀飛,飛來飛去呼吸空氣,不用住,不用吃,不用洗澡衞生,不用話筒隔空傳音,不用書本,不穿衣服,不用坐具,不用教具?
善良是善良的回報,信任是信任的禮物。同樣,猜疑收獲的必然是猜疑。這個世界,誰會比楊修笨多少呢?
路人見己如見肺肝然,莫當攔路虎,莫做絆腳石,莫當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和審判。
敞開心靈,擁抱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