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悉達多提到一切和合的事物,他所指的不只是像DNA、你的狗、艾菲爾鐵塔、卵子和精子等具體可認知的現象而已。心、時間、記憶和上帝,也是和合而成。而每一和合的成分,又依賴更多不同層次的和合而成。同樣的,當悉達多教導無常時,他也超越了一般「結束」的想法,像是那種認為死亡只發生一次就完了的概念。死亡從生、從創造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停過。每一個變化,都是死亡的一種形式,因此每一個生都包含了另一個事物的死亡。
所有的現象都是由無數的成分所組成,因此它們是可變的。這些無數的成分幾乎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所以會讓我們的期待落空。最沒有希望的總統候選人可能會贏得選舉,並帶領國家走向繁榮富足。你助選的候選人也許會贏,然後弄得國家的經濟與社會衰敗,讓你的生活苦不堪言。你也許認為自由左派的政治是開明的,但它也許就是法西斯和光頭黨之因。這種不可預料性,遍在於所有的物質、感受、想象、傳統、愛情、信任、不信任、懷疑論,甚至上師和弟子以及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之中。
所有這些現象都是無常的。不管你對自己的宗教或對自己不信仰宗教感到自豪,信仰在你的生活中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甚至不信也需要信仰:對自己基於多變情緒的邏輯和理性完全盲目的信仰。所以,不再相信過去所深信的事物一點也不足為奇。信仰的非邏輯本質是非常明顯的。事實上,它更是最和合及相互依存的現象。信仰可以單純地由一個恰好的時間、恰好的地點的恰好的註視所引發。你的信仰也可能只靠表象的和諧。比如説你討厭女性,正好遇上一個宣揚仇恨女性的人,你就會覺得那個人強而有力,同意他的看法,並且對他有信心。有時甚至像是共同喜好魚這種小事,都會提升你的虔誠心。或是某人或某個團體能減少你對未知的恐懼,也有相同的作用。另外,你所成長的家庭、國家、社會,也都是所謂信仰這個和合物的成分。
許多佛教國家,如不丹、韓國、日本、泰國等國的人們會盲目地遵循佛教的教義;但在另一方面,因為資訊不足,或是有太多令人分心的事,這些國家的許多年輕人開始對佛教感到幻滅,使得信仰的現象無法持續,最後他們跑去追隨另一種信仰,或是追隨自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