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生命同樣無我

佛性論———佛的生命同樣無我

我曾在紐約和許多美國朋友談天,談起了大乘佛法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令他們覺得很玄,不可思議。並問我這到底是不是佛法原始的義理,還是只是我們中國人的自創。我就說中國人的確在人文思想上頗有創造性,而「佛性論」也的確是中國祖師所創造出來的思想。但這絕不代表它就違反了原始佛法的精神。事實上它反而是一種更容易讓人理解與親近的思想施設。而且它並不膚淺,含有甚深的佛法生命觀義理。因為它點出了佛法生命觀的究竟說———無我論。

因為就算依原始佛法的究竟教說來看,佛的生命也是無我而沒有自性的,不會因為他是佛就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因為他曾經累劫精進修菩薩行,故能有智慧與慈悲皆臻圓滿的報身,而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但這個報身也是因緣所生的,並非像上帝或大自在天一樣,是有自性的「絕對存在」。故佛陀也是人,是智慧與德行都圓滿的人。而佛教則是肯定人的潛在智慧與德行的教說,認為每一個人如果經過同樣的修行,都能有如佛一樣的慈悲與智慧。這可以說是人類的「福音」。基督教的福音,是要等到人死了以後才會在天堂兌現。而佛法的福音,是能在今生的現在就得到證明。「成佛」雖是漫長的過程,但解脫而體驗到法喜,並不需那麼久。人只要有解脫的基本認識並正確地修行,就都能在當下的現在體會到喜悅,做個喜悅的人。

image

正如中國的一句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這句話如用在佛法解脫道的修行上,真可說是再適合不過。死後來生的事,誰敢打包票?上天堂雖然很好,但沒有人現在就願意去。因為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故上天堂這件事,無法得到實踐的驗證。唯有佛法的修行不是靠死後,而是現在。懂得修行解脫道與四念處的人,是今生現在就可得到喜悅的,不用等到死後。也是可以在今生就得到檢驗的。這就是佛法和世間宗教的不同處。不只是眾生無我,佛菩薩也同樣無我。而且正因無我,眾生才可以經由修行而成佛,體驗到究竟、圓滿、當下的光明喜悅。

c1

故佛法在嚴格上說不能算是宗教,而是一種對「生命存在」深刻的認識與觀察。西方人在科學昌明後,許多人就無法相信「永生」了。但佛教徒不會因人類科學的現代化,就不再有解脫、無我、法身、佛土等觀念。這就是佛法和以信仰為中心的宗教的不同。因為佛法的無我論本來就不是一種信仰,而是從經驗出發對宇宙人生的觀察。無論科學發展得再先進,均沒有能動搖緣起法對生命的根本看法———不常不斷與一切法無我。故我告訴我的美國友人,佛法修行人沒有如西方人對基督教的「信心危機」。因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乃至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都沒有動搖佛法基本的生命觀。哥白尼的天體論也沒有動搖佛教的宇宙觀。因為佛法的基本義理是「一切法無我」。人本來就是蕓蕓眾生的一部份,哪裡會和動物界有甚麼「本質性」的不同?大乘佛法講一切法空,萬法相依相待,本無自性的義理,本來就是相對論。而當基督教主張大地是「平的」的時候,大乘經典老早就在講無量無邊的佛土與世界了,也從不認為娑婆世界就是宇宙的中心。而事實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佛法的基本義理———一切法無我之故。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