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度輕生,罕見病友的心酸史

[真人真事] 現在大家看到的林子期,是活潑有動力,生命在發光發熱的狀態,可是有誰想過,童年就失去雙親的他,好不容易熬過了,又在他27歲那年,得知自己得了醫學上還無法治療的罕見疾病,種種的打擊,逼使他曾3度的輕生,是甚麼原因讓他走出陰霾呢?

林子期

也許現在的他很令人“放心”,除了行動上的種種障礙,至少他的心理很健全,開朗的笑容和常人無異,但其心酸史,非我們可以想象。小編曾和他相處過,行動上和言語上的種種不便,他實在是不容易。小腦萎縮症的病友,必須用加倍的努力,加倍的心,來做我們一般人每天都覺得做得很厭倦的常事。他沒有退縮,身為基督徒的林子期,他的行動帶著一個目標,就是“”,他帶給大家一個訊息,就是我們要懂得“感恩”。是大家的愛讓他走出生命的黑暗,也是他內心的愛,讓他走出來關懷大家。

即將展開第三次環島的他,人生是進行式的,愛在蔓延著,用他不容易的行動,帶給大家最珍貴的愛。

C360_2015-07-30-23-35-02-865_1444492493275(攝影:本站小編)

後續: 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林子期做到了,不止這樣,他還幫了很多罕見病友。佛說的自覺覺他,也不是如此嗎?一切,都由你自己開始。大家可以在FB上搜索“林子期”去瞭解他的最新動態和心歷史。

(就讓我們珍惜這份緣: 由林子期親自做詞。歌唱是子期的興趣)

以下採自大眾媒體(蘋果)的報道:

【謝岱穎╱東港報導】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就是描述小腦萎縮症亞也的故事。今年6月滿30歲的林子期也是小腦萎縮症患者,發病已3年,去年與今年各完成1次徒步環島行程,今年中華職棒開幕戰受邀擔任Lamigo桃猿開球貴賓。他將勇敢抗拒凋零,積極努力面對未來的人生態度傳達給更多人。

林子期第1次環島是去年6月3日開步走,為期44天,第2次是今年3月3日,走了58天。去年他與猿隊陳禹勳結下好交情、互相鼓勵,今年環島途中,也在3月21日順道前往桃園球場開球,感動全場球迷。林子期說:「明年春天我打算做第3次徒步環島,但這一次我有不同的想法。」

自我挑戰 邊走邊演講

發病時是個27歲青年,人生才要開始,發病的打擊就是睛天霹靂。動作不協調、力量拿捏不定、講話不順,走路開始需要輔助,丟籃球永遠丟不準;林子期曾自殺3次。

也因為家境不好,林子期沒有權利自我放棄,加上2度環島的勇氣感心,他開始受邀到各公益團體或學校演講。

林子期說:「我很樂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分享給大家。」每次演講,就算他無法像常人順口,他也無畏出糗,他做足準備,開心與大家分享。

明年的環島行程,林子期說:「可以的話,我想一邊環島、一邊演講,這樣做必須在各方面的安排都要做到更好,這對我是一種挑戰。」

【治療心路】抱持樂觀態度 有益生理正向

子期是位樂觀、態度蠻正面的患者。一般我們碰到身體有病痛的人,通常都是比較悲觀的,但子期跟他們不同,他的觀念是很正向的,他也常帶給我們治療師很多歡笑,然後間接地去影響其他病人。我想說的是,復健是一條長遠的路,一定要抱著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正面的心情會對生理有正面影響,對我們整個身體狀況會帶來好的效果。

【醫生叮嚀】身體機能退化 病期長勿絕望

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有些是遺傳性,但若不幸發病,患者不必太恐慌無需絕望。雖身體機能會退化,導致動作不協調和步態不穏,但疾病進展緩慢,許多患者發病後1、20年後都還可以自己做某些動作。最重要的是,在得知發病時必須能接受事實,要適應動作上的不協調,當然得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小腦萎縮症不至於直接造成死亡,但常併發其他病症或臥床感染,不然就是因行動不便造成傷害,像是跌倒形成骨折後衍生而來。適度接受運動復健的訓練對病患有幫助。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