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美滿婚姻的男女最終走向破裂,不是他們不相愛,而是他們不相讓。

一個「讓」字,給那些愛過自己的人和自己愛過的人,制造了多少悲歡離合;

一個「讓」字,聚集了我們的智慧和能力,最終我們還是萬般無賴;

一個「讓」字,使人類社會的那些善男信女糾結萬分,誤讀重重。

「讓」字充滿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不是「讓」的行爲實踐起來艱難,而是「讓」的背後包涵的功利性太多,每一個人的內心,已經在給「讓」字賦予了更多的前提,彼此都想搶占家庭生活的制高點,誰都在想——應該是你讓我。

爲甚麼是我讓?講收入,我比你還多,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

爲甚麼是我讓?講相貌,離開你,我照樣可以去找青睞我的人;

爲甚麼是我讓?講地位,社會上單位上都是別人在尊重我;

爲甚麼是我讓?講才能,我是強人我怕誰,叫我讓你,豈不是天下笑話。

世間的你讓我讓,有誰能讓出一個感動,讓出一個品味,讓出一個情操?甚麼時候我們才能懂得讓,我們才能學會讓,我們才能給「讓」字一個正確的詮釋?

有人說,不是我不想讓,而是因爲我曾經讓他(她)太多,難道愛他(她),就應該永遠讓下去?

我們說,對,相愛就是要相讓,相讓就是相互讓,當你自己在想爲甚麼對方不讓你的時候,你問過自己又讓過對方多少?難道這世界上有甚麼儀器可以將「讓」 平分?愛情的長河就是相讓的彼此交替。

相讓沒有功利性,要不要讓,如何來讓,都不是我們思考的理由。當有一天我們發現,讓你,是因爲我愛你;讓你,是因爲我答應要爲你奉獻;讓你,是因爲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一直讓到最後,就是因爲我沒有理由不讓你。你說,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人跟你過不去?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