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他人的要求,亦即我們的期待,來源於內在的匱乏和不滿足的感受。我們試圖透過控制外在環境和我們自己來滿足這種需求——苛求自己和他人。
正好相反,我們越接近目標,就越被吸引。我們的期待越多,付出的努力也越多,但得到的回報卻越來越少,這是因爲我們已經失去了接受的能力。
期待中含有太多的「應該」、「不得不」、「一定會」、「需要」、「必須得」和「一定要」,而所有的這些要求把我們的接受的能力掠奪一空。壓力往往來自於過於忙碌的生活。生活的忙碌(努力工作卻沒有成功)制造了壓力。我們距離期待的成果越近,感受到的阻力也越大,這是因爲我們對自己「一定要達成期待」的要求和苛責也越來越多了。
練習:今天,看看在哪些領域你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阻力,以至於你無法有一個新的開始或止步不前。看看你對自己或是環境有甚麼樣的期待?正是這個期待卡住了你。放下這份期待,也放下你的壓力。
看看你還有哪些未完成的工作。
放下那些已經不適合你的工作,重新爲其他的工作設定一個新的目標。一步接一步的向前邁進。在關系中也是如此,設定一些小小的療愈目標,讓事情變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放下期待,進入生命的順流,臣服於生命的順流。停止強求事情一定按照你的要求發生,這只會創造壓力,並阻礙你接受的能力。
我們來世界的目的,是爲了給自己愛,爲了能夠接納自己;都是爲了自己,不是爲了拯救世界。
當你失去自我、失去獨立性的時候,你的能量不夠消耗。
當你內在找到平靜的時候,你就可以跟人家分享這份平靜,不斷的把光和愛傳給別人,就不會消耗能量。如果一直想著要拯救世界,自己卻處在一種負能量狀態之下,你給出去的東西也會是負面的東西。
要完全的屬於自己
當你要提升的時候,就是要完全的屬於自己。就像要幫助人治療身體、能量或靈性治療一樣,你只能很清楚、很獨立的來記載他身體的反應;一旦失去獨立性,他的頻道很快就影嚮你。
治療是完全針對情況,記錄情況,你的心並沒有受影嚮。
當你很平靜的時候,這份平靜的能量會協助你完成。
但是我們的我執卻是不一樣,說:「我有能力,我幫你治療。」
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習性,才把自己能量消耗得那麽快。
處理事情,不要掉進問題里
處理事情,是針對事件的本身處理,不要掉進問題本身。
一旦掉進他的問題,結果別人沒問題,自己卻有問題,所以不要隨便介入。能提供能量,讓他看到自己的問題,有能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要不然,負面的力量馬上就把你拉下去。
讓每個人去經历他的課程。
你想幫助別人,只能提供解決問題的能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問題。
不要想去解決別人的金錢問題,健康問題,精神、思緒的問題。
每個都是靈魂的選擇,要下來體驗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