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浸於過去,不焦灼於現在,不妄想未來

濟公和尚說:「一生都是修來的,求甚麼?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麼?得便宜處失便宜,貪甚麼?食過三寸成何物,饞甚麼?死後一文帶不去,慳甚麼?舉頭三尺有神明,欺甚麼?榮華富貴眼前花,傲甚麼?他家富貴前生定,妒甚麼?前世不修今受苦,怨甚麼?一旦無常萬事休,忙甚麼?」

佛經中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麽,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應當如何把握呢?

不要回憶過去

不少人總是對往事流連忘返:「我過去如何如何談戀愛,成績如何如何好,掙錢如何如何容易……」

其實,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樂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紋,已經消失無跡了,沒有必要再去回憶了。沉浸在過去的苦難或輝煌里,完全是在浪費時間。過去的事情最好想也不要想,談也不要談,因爲想了、談了也沒有用。

無垢光尊者說過:昨天的事就像昨天的夢,都已經過去了,沒必要再去懷念這些。

如果你非要追憶過去不可,那也應該與無常觀結合起來,多多思維盛衰離合的道理。比如,過去腰纏萬貫之人,現在落魄潦倒、身無分文;過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人,如今飛黃騰達、富甲一方;過去一家人共處時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而今各奔東西、音信全無……

可見,這世上沒甚麼可信賴的,你若能經常思維這些無常之理,人生中不管遇到甚麼,都會提前有所準備。

不要妄想未來

對未來的百般籌劃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網捕魚一樣,是不切實際的黃粱美夢。

藏地有句俗話說:「希望的周圍,總環繞著絕望。」如同有些人,去年炒股票、搞房地產,認爲今年肯定發財,到時候再拿這些錢投資甚麼……沒想到突然金融風暴來了,席卷到了他的「領土」,最後美夢徹底破滅。看看我們身邊,這樣的現象數不勝數,故應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如果你非要憧憬未來不可,則應思維死期不定。每個眾生遲早會死,而且死亡往往不期而至,一想到這些,自己應該有種強烈的緊迫感,抓緊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而不要隨便散亂放逸。

不要執著現在

對現在的事情也不能太執著,很多人把甚麼都看得特別實有,因實執而造下各種各樣的業。若能以無執著、空性、如幻如夢的見解印持,就會知道很多行爲皆無實義。

如果你非要執著現在不可,那麽自己正在做的一切,無論是吃飯、走路、說話、睡覺,都不要太當真,對來世不利的非法惡業更要拋棄。

總之,我們平時不要憶念過去的種種,想這些也沒有甚麼用:不要執著現在,莫以種種分別念擾亂自己;不要妄想未來,應舍棄一切虛幻的夢想。

退一步說,若是這些分別念斷除不了,也應依正知正念將其轉爲道用,一定不要隨妄念而奔馳。

讀者迴響:

「殘酷才是青春」這五個字想必是要引起許多人的排斥的,這卻是堪布要強調給年輕人的看待人生之方法。平實的文字配上簡單的故事,足夠讓人琢磨一番,上次在機場候機時在書店看了下,感覺很不錯,回家後立即上網購買。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甚麼苦,其實都是我執惹的禍,不要去責怪別人。若能除掉我執,再不順的日子都會改變,這就是我學到的人生啓示。放下偏執,也就放下了不必要的痛苦。我以前總覺得這個不公那個不正,原來是我自己帶著有色眼鏡!現在我明白了,感謝索達吉堪布老師!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