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清生命的真面目?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價值觀的「被設定者」(即由他人或外在文化等而主導他的價值取向),而不是設定者。我們不自覺地由小到大,經由教育、雙親、社會等等,而接受或認同了許多的價值觀念。這其中包括了一個人對家庭的看法,對國家民族的看法,對金錢的觀念,對愛情及兩性關系的看法等等。

一個人本身的性向及經驗,當然也是影嚮他價值觀的決定因素之一。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因素正如由外而來的因素一樣,是在他不充分了知的過程中而影嚮了他,「塑造」了他的。如僅就他們的影嚮和作用而言,我們幾乎可以不用去區分那些是來自內,那些是來自外的。

我並沒有意圖要大家放棄或否定任何價值觀,也不在嘗試建立任何價值觀。我所欲指出的,是人若尚未充分了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有哪些價值觀,也尚未了知是哪些「緣」(因素)而使那些價值觀產生的話,以佛法的理論而言,這人仍在「迷」中。若很精進地修行,他最多只能做一個很能控制及約束自己的人。他有可能修養很好,不會亂發脾氣,但畢竟他仍還沒有沾到佛法中真正所謂解脫道的邊。他若修過四念處,也僅是在身念處、受念處及心念處的範圍內,而尚未觸及到法念處。因為修行人要能真地見到自己的思想、觀念,實在是較難的。但畢竟法念處是佛法中較深但不可省略的部分。修行人若沒有見到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價值觀念及因那些觀念而生的執著,修行仍不算完全。他只能當問題「來」的時候用一套方法去「解決」它,或使問題「過去」,但他無法真正見到是因為自己那些深藏在心中的思想、觀念,而使這個問題得以產生,故同樣的問題會一遍又一遍地再來。修持好的人能使問題不構成太大的影嚮力,也算是相當地自在了。但因仍不能看出問題真正的原因,故不能使它不再為。這樣不能算是達到了佛法真正的目的——苦惱的止息,也就是他仍在受所謂的生死海浪潮的影嚮,仍然在「輪回」。

lunhui

真正達到目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謂彼岸的慧解脫阿羅漢們,是真正地能令煩惱永不複起的了。並不是他們的力量特別大,能壓得住煩惱,打得破執著。他們從來不壓甚麼,不打甚麼,只是凡夫才壓壓打打。他們只是徹底地了知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而且對自己的「一切見解」都了知了的人。知道其「緣」而看得穿。能把這一切都徹底了知的人,才能使煩惱不複再起,也只有真能用智慧看出「無可欲」者的人,才能真正不再作欲望的奴隸。否則無論你如何說世欲是可厭的,諸行是無常的,把它想成「空」也好,想成「白骨」也好,所謂的世欲仍是會來找你的。因為你只是在和它搏鬥,而未真正看清它的真面目。真的在自己生命中看到無常律的人,才能解脫生命中由「常見」所生的束縛。否則說無常,寫無常,想無常,不過是在做一些「價值評判」罷了。是在把生命說成一個樣子或想成一個樣子,這和四念處中所謂的「如實觀」是有很大差距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