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是通往一切法門的基礎

這一品非常著名,「化城」是佛非常形象的把自己度眾生的方法,給眾生及弟子一個交待、解釋或者叫說明。唯一佛乘,我為甚麼給你們講三乘呢?這回授完記了我給你們說說,為甚麼「唯一說三呢」?佛要跟這些弟子們說清楚,然後告訴咱們不能超越前二乘直接進入第三乘,我們也得走這條路線。別看化城品是佛給佛弟子說的,和我們關系大著呢,千萬別想與自己沒關系,佛的弟子不能例外,咱們能例外麼?咱們沒值佛住世更不能例外。佛住世時,你稍微放松一點,佛就能指出、教導,你現在犯的錯比那時還要重。因為不值佛住世,你破戒一點沒有人給你開遮。

0

化城品,一是佛給過去一個解釋,另外對咱們有個交待。這裡知道過去有佛大通智勝如來,時間太久遠,我們不用研究時間,佛超越時空的。化身佛示現成佛時要破魔軍,大家要知道破魔軍指的是甚麼佛。毗盧遮那佛破魔軍了麼?盧舍那佛破魔軍了麼?小乘人破魔軍,在佛國土、報身佛、法性身不存在魔軍的問題。大家要清楚,是我們報身天天在破魔軍,「我八識田裡的業怎麼消呀?我身上的業怎麼去呀?」你天天和魔軍作鬥爭呢,佛示現成佛破魔軍,成完佛不破了;你現在沒破完,還得天天破呢,怎麼破?靜坐就是破,不靜坐破不了,別人不能幫你,佛也不能幫你,讀佛經也不能幫你,必須自己靠靜坐破,這裡知道這個事就行。

諸佛靜坐破魔軍,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以後,他要在那趺坐,你沒看哪尊佛成佛可說站著成佛、跳著成佛,都是結跏趺坐,在給咱們表法呢,你看現在的佛像也在給我們表法,釋迦牟尼佛雪山坐六年,佛化身來都不例外,你能例外麼?反正我不能例外,我是佛弟子,我不能例外;你例外佛國土你也去不了,佛國土沒有例外,千萬要記住必須好好修。靜坐時,定境當中時間一剎那就過去了。虛雲老和尚在那煮地瓜就入定了,十幾天過去,地瓜都長毛了,他還在定中,時間太快了。還有個三車和尚,在山洞裡等著紅陽教主來說明弘法,可釋迦牟尼佛都入涅槃了,唐玄奘法師取經才給他驚醒,他的入定時間也非常長,定中沒有時間概念,時間是講給咱們聽的。忉利天的天眾來供養佛,這是佛講給天王們聽的,佛住世必須有天王去護法,去恭敬供養,佛滅度以後天王要繼續護持佛法,護持修行佛法的人,這是他的職責。天王也是虔心學佛修道,現在佛給天王講法呢。

0

「十六王子出家」的真實意思是甚麼?這時十六王子以偈贊佛,勸請世尊轉*輪。佛成佛時,他的弟子都請佛講法。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以後,轉*輪度五比丘時,是不請而自講,為甚麼?咱們這個世間的眾生生性愚頓,你不知甚麼是請法,你都問不出來,因為沒有修證功夫,問不出修證上的事情。我生死事大;我歲數不小了;我這一生失去人身再想轉人身難了,最快也要隔五百世。甚麼事大?生死事大,解決不了生死我幹嗎呢?有錢能如何,甚麼最珍貴?解決生死問題,時間最珍貴。再問甚麼是禪?禪是開啓智慧之門的靈感,在大腦中冥冥產生的,把自己的智慧之門打開了、開悟了,我的神識出來控制我的思維和大腦,出來觀察事物。有的人一開悟覺得自己了不得。我告訴你,這才剛開始入道,是道前的事情。

image

有佛出世時,十方世界震動,都有感應,值佛住世是眾生之福,不單是哪個星球的幸福,而且是人類的幸福、天人的幸福、各種動物的幸福。值佛住世,佛光照觸的時候,釋迦牟尼之光照到哪個動物身上,哪個動物立刻停止業報;照到鬼類,鬼類業報立刻停止。除阿鼻地獄以外,大赦天下。這時十六王子想:有此祥瑞,必定有佛出世,其它星球也知有佛出世,都來供養大通智勝如來,還有天龍八部護世。天龍八部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必須到場,它們也護佑我們這些學佛人,講佛法時它們也擁護道場,當你要成佛時它們也會來。我為甚麼一直強調修證功夫?沒有修證,我們就被身障所蔽,超越不了我們的耳朵,耳界一千二百功德,但是不圓融;超越不了我們的眼界,肉眼看到的東西太有限;超越不了我們的舌根;超越不了我們的意根,我們的思維無論如何也思維不了其它星球,思維不了地球以外的生命是甚麼狀況。所以學佛人一定要保持一種謙下心,把「貢高我慢」趕緊放下。甚麼叫「貢高我慢、增上慢」?凡事「我對」;甚麼事都有個小主意;順著我的就聽,不順我的靠邊去。我這是給你說的大白話,要不不好懂。

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天王、十六王子之請,轉*輪,實時三轉十二行法門,就是十二因緣。天上叫十二行法門,講的是辟支佛法。因為辟支佛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十二因緣從我們的身體講起,身有六根,外有六塵,有六塵就有六入,天人也講這個法。婆羅門是外道,為甚麼有外道?天設五教,五道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十二因緣包含著生老病死苦,講的苦集滅道四諦法。為甚麼叫「苦集」?苦集就不是一種苦,我們遭受痛苦的時候是多種苦一起來。可能今天丟錢了痛苦,身體長病痛苦,單位還有活非你不可,孩子又不讓你省心等等。講六出、六入、生老病死,講完這些法以後,將婆羅門教的一些信眾轉化。婆羅門教就像中國的道教,信眾多,佛在印度示現成佛,可以培養這些人的善因,他們也容易接受。將來彌勒佛示現成佛,那時候宗教也很興盛發達。所以佛在哪示現成佛,是哪個國家的福報,福報到一萬年。除了慧命得度以外,我們知道佛教旅游業是印度支柱產業之一,給人民帶來收入,人民因此享福。佛誕生哪一方,哪一方眾生得度,而且給眾生帶來財富,這些王子聽了立刻就得度。信仰的基礎在哪裡?當時的婆羅門都打坐,有坐的基礎。靜坐不是佛家的專利,道教也天天打坐,只不過不是佛家的坐,叫「泥巴坐」。

image

得到佛家真傳的,修行最快的三天就開悟,最慢的二十年左右也能開悟。佛傳的法到現在照樣有,只不過你找不到,不是看得見、摸得著、說得出的,而是自己修來、證得的。不做功德,你喊破天也天不應地不靈,你想得到真傳是幻想,必須是在那老老實實靜坐念佛,功德夠了你不找他,他找你。古代講的師父找徒弟,徒弟找師父,師徒互尋覓。達摩祖師到中國就是找傳人來了,是不是?所以咱們一定要老老實實從改變身體開始,功德現前時自然有人度你,那叫「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你看看佛經是不是這麼說的,前題都是深妙禪定,禪定都是靜坐來的,八種苦都解脫了,才叫八解脫。大通智勝如來示現的是化身佛,因為他的周圍有聲聞、緣覺,一定是化身佛。

十六王子出家示現童子出家、童心入道。在家人怎麼修持自己?無論歲數大小,可以通過靜坐念佛,恢複童身,恢複了童身就可以恢複童心。恢複童身怎麼回事?六、七歲的小孩,頭顖還沒長死前,魂或叫神識經常在頭頂出入,這個時候修道非常容易。我們若能把身體恢複到那時我們就解負,神識能夠出入自由。如若不然,想獲得即身成就很難,所以要恢複童身。如何自我判斷已經恢複童身了?不管你多大年紀,其身奇軟,皮膚就像六、七歲小孩一般,關節一摸像要脫節一樣,七經八脈都是開的,神識往來非常自如。這時可談得上我開悟了,我入道了。入道都是從這開始的,開悟是修道的開始,沒有恢複童身的人,自己的神識不能解負,怎麼能入道?所以讀佛經「皆以童子出家」甚麼意思?暗含的就這意思,讓你恢複童身,有童身了能沒有童心嗎?童心出現,天真無邪。小孩的眼睛裡沒有名、色、財、利、養、好、壞,統統沒有,沒有男、女相,就知道餓了吃,吃飽了玩,心裡沒有雜染,說白了童心就是清淨心。這個時候你修行可以入道。不管你學甚麼法門,沒有靜坐功夫,人家不跟你談了。密中有禪,禪中有淨,靜坐是通往一切法門的基礎。修密、修禪的知道,修到一定時候命若懸絲,你基礎不牢出現狀況處理不了。到時候你就會說了,「我不跟這位師父學挺好,一學還學出病了,學出魔來了,學出精神不好,學出病怎麼辦?」殊不知是你根基不牢。只有你具足功德,有德本,有坐的基礎,自然而然得到。佛菩薩不會耽誤你一時一刻的,你本身具足這些條件了,他們反過來找你呢。

qingfu4

十六王子童貞入道,就是講要從聲聞、緣覺修起。我可以告訴你,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要從聲聞、緣覺修起,到三果羅漢的後期才能說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路都是從腳下開始邁,光在嘴上邁、心裡邁,就是不抬腿,這就耽誤你自己。這時轉輪勝王八萬王子也想出家,佛許。過去佛入涅槃講《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告訴化身佛這一生要教菩薩乘,哪尊佛都要講《妙法蓮華經》,法華會必須開、龍華會必須開,這是標志,而且不是形式上的,是真實的。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是要度脫這些眾生,龍華會要度脫這些聲聞、緣覺,不講這部經度不了聲聞、緣覺。他們是菩薩的後來人,聲聞、緣覺再往前邁一步,一發心就是菩薩了。菩薩是從這裡選拔出去的,不可能一修就是菩薩,所以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還是這樣。當時有五千人離席,說明佛住世時也有眾生不信佛,那要現在人相信就更不容易。能把《法華經》聽下來的人太不容易了,因為它離我們修行太遠,比我們的修證功夫高的太多,叫可望不可及。所以有的眾生聽著聽著就聽不下去,不感興趣了。但是我告訴你,不聽這部經即身成就還沒有;聽了這部經我們有個奔頭,聽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凡是聽了這部經的人,不管你有多大的業報,死後都生天,天福享盡後,你造的其它業報再報,一點不差。我在定中觀察,千萬人往地府去,可是讀了《法華經》的人有業報也往天上走。凡是把《妙法蓮華經》認真讀一遍的、聽一遍的都往上升,沒有往下去的。為甚麼?因為《法華經》的功德太大了,一頭老牛用鼻子聞一聞,再轉人身的時候就是當官做知府了,有這個福報。一個人聽完這部經,功德也相當大了,這叫佛家的正報,功德大就大在這,其它的報叫依報,等把正報報完了再報依報。因為聽了這部經知道了佛家的一些智能、財富,這個財富放在你身上就是功德,生天的資本、本錢,正報就這麼大,這是千真萬確的,絲毫不差。聽《法華經》的人你一定要坐住板凳,你不是聽的我講的,聽的是佛經佛法,得到的正報不是我給的,是佛賜給的,不是哪個人賜給你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