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之目的為何

吾人從有生以來,即有業種,由惑造業,再由業招(苦)報。地藏經云:「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由種發種,以業積業,六道障緣,輪轉無窮,匪藉誦經禮懺,詎能消除。大凡誦經,尤其讀誦大乘經典者,無非發菩提心,自利利他為方便,即受持讀誦(自利),並為人演說(利他),以修行六度萬行菩薩道為依歸,福慧雙修圓滿『佛菩提』。至於『誦經』之目的約有下列幾點:

image

(一) 為瞭解經義。蓋不能瞭解經義,就不知如何依法奉行。

(二) 瞭解以後才能應用於日常生活。蓋依法奉行,即將經義應用於日常生活,以為鑑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

(三) 為降伏妄念妄想,使心不散亂。蓋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明心見性』,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得藉誦經、拜懺來降伏妄想。

(四) 為培養定力或一心不亂。蓋妄想降伏之後,就能產生『定力』,念佛也能達到『一心不亂』。

(五) 為懺悔業障。蓋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此實相為何?皆在佛所開示之『三藏十二部經典』中。

(六) 為悟佛之知見。蓋欲了脫生死,唯有悟佛知見,如教(經典開示)奉行,所以誦經乃是不可或缺,是悟佛知見的基本功夫。

(七) 為學『佛』所學,行『佛』所行。蓋佛是已悟之眾生,唯有學佛所學,行佛所行,才能福慧雙修,證得『佛果』。而經典正是佛所開示其『成佛』的經驗談,只要我們受持讀誦,依教奉行,就能達此願望。

(八) 為代佛說法。蓋當我們讀誦經典時,除了人道眾生外,其他天道、鬼神、畜生皆得因經咒教義而受益。此即放生時的『傳授三皈依』、『念往生咒』的用意。況且只要誦經者心誠,即可感應天人鬼神共襄盛舉,得獲經典之利益,此即超薦亡靈法會誦經的用意。又有人批評神壇廟宇不應該讀誦『普門品』、『金剛經』等大乘經典,但本人認為要看其誦經的動機和目的而定,不可一概而論。如果其目的乃在『代佛說法』,好讓天人(如玉皇大帝、天上聖母等)、鬼神(如某王爺、福德正神等)都能因之而學佛修行,也未嘗不可,蓋此亦是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菩薩應為之行為啊!

image

由此觀之,受持讀誦經典並為人演說,乃是自利利他的方法之一。是故如何讀誦經典才是上上者呢?大凡念誦者,身要端肅不懈,口要念誦貫徹,意要注心不移,則三業與三止相合。至若身能恪恭不怠,口能出音明爽,意能隨文作觀,則三業與三觀相契。三止三觀如鏡鑑像,嘗無簡擇,然能纖毫不遺。此則我心與聖心感應道交,如水投水,以空合空,可謂功溥法界,量等虛空。雖有主張讀誦經典,不要思索經義,一味念去,方能去除妄念。可是本人認為此種念法,與孩童唱念『兒歌』,或是鸚鵡學說『人語』有何功用?若要去除妄念,可用『數息』或『念佛』即可達到,何必浪費『誦經入觀』,得以薰習『身口意三淨業』的大好機會呢?

總而言之,早晚課誦乃是學佛修道者所必行之定課。設若時間或環境不允許,亦可暫行『十念佛號(以前曾為文闡述,可自行參考)』為定課,若有時間再以『誦經念咒』加入。至於誦經,首念『阿彌陀經』,使悟極樂依正之妙境,佛陀特勸專持名號之正因,正欲眾生厭離娑婆之極穢,欣取樂邦之全淨。其次『往生咒』,即希 阿彌陀佛來住我頂,拔除業障根本,證我果決往生。再次『禮誦八十八佛寶懺』,懺除無始業根,而『金剛經』『般若心經』,使悟罪福無主,人法雙亡,了達實相。此等皆為可加誦之經典,可擇一、二種為之,多多益善。蓋學非儀軌則殆,道非課程則罔,良以吾人,無始障緣疊疊,不無退惰之情,設非程限,安進妙道,無以達其功。是以自定早晚二課,俾吾人縱有雜務,其課不忒,若得觀想精純,則道業增長,佛果非遠矣!願與諸仁者共勉之。

0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