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在西藏有將真言刻在石頭上的習俗。刻有真言的石頭,會被堆置在選定的特殊地點──以促進世界的和平,同時也可以保護及加持任何過往的人或動物。這也就是所謂的摩尼石,因為一般最常用於刻在石頭上的真言即大慈悲真言──「嗡嘛呢貝美吽」。為了加持與開光,喇嘛們常會輕聲念真言,以及將他們神聖的呼吸,吹向紅花色或彩虹般多色的生米粒,然後將米粒灑向欲開光加持的對象,不論是動物或非動物。透過大師有效力的觀想,每一粒米都會化作眾生所祈之願,眾生偉大的利益隨之達成。

前一世的寧瑪(舊譯派)導師,尊貴的敦珠仁波切,曾經在卡林邦的病牀上,為南印度密索的一座新建寺廟祈福,在事先預定的時刻,大家期待已久的公開加持儀式將要開始,尊貴的仁波切在卡林邦將七彩米撒向空中,與此同時,遙在遠方的密索新寺廟前方,七彩米也落了一地──這實在是一個奇跡般的祈福。

巴珠仁波切通常都隱名旅行。當人們認出他崇高的心性與身份時,都會自然地向他求法及求加持。在滿足大眾的需求後,他就繼續獨自上路,而將所得到的一切供養,全部棄置不顧。這種超然的行為引起蔣揚欽哲旺波的關切。他送了一封信給巴珠,說:「你為何舍棄弟子和信眾們的供養?若將那些財富用來做善事不是更好嗎?」

巴珠對這位文殊祜主有最崇高的敬意,他視其為一位活佛。因此,從那時起,巴珠便將他所積聚的一切全都布施給乞丐。他也用這些財物,來資助刻經文及「嗡嘛呢貝美吽」的真言在岩石上。結果一道由數千塊摩尼石砌成的長牆終於完成了。巴珠很高興,送了一封信給蔣揚欽哲仁波切,問尊者是否願垂顧,為這道摩尼牆開光?對方回信說:蔣揚欽哲在即將來臨的吉祥日,會加持那面大牆。

每一個人都雀躍不已!文殊祜主就將蒞臨了!一個盛大的宗教慶典,計劃在那天舉行。在預定的那天,每一個人都聚集在一起,期盼欽哲仁波切的到達。巴珠警告他們,如果這位偉大的上師不能親臨,也不要失望。因為上師的關房離此有十天路程之遙。巴珠更進一步解釋:「藉由祈禱和加持的大法力,蔣揚欽哲從遠方一樣能夠有效地為這道摩尼牆開光。不論發生甚麼事情,都別驚訝。」

說時遲那時快,雨開始下起來了,像是凱旋歡呼似地,重重敲擊在那巨大的摩尼石堆上,不斷地滾過無以計數的彫刻的經文上面。五彩燦爛的彩虹織滿天空,天花和紅花色的米粒,灑落在石頭,以及群集的大眾頭上,就在那預定的時候,非凡的開光儀式如期舉行,雖然文殊祜主蔣揚欽哲不曾出現在此地。

巴珠仁波切高興地鼓掌,他朝著蔣揚欽哲仁波切遙遠住處的方向,頂禮致敬,然後一語不發地繼續著他謙恭、獨行之路。每位能吃到那神奇的加持米或那瓊漿玉脂般花朵的人,後來都轉生天道,終將得到解脫。

來源:《雪獅的藍綠色鬃毛》
舒雅•達著
穀嚮譯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