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要解」二字

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綱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廣釋。但著要解者。欲將彌陀一經。重要之綱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講本經要義。

一。直詮無上心要。此經。佛說西方極樂。依正莊嚴。即是唯心之淨土。自性之彌陀。一切依正。不離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團之假心。非意識之妄心。乃是包太虛。周沙界。豎窮橫遍之真心。生唯心淨土。即是生現在極樂世界。唯心所現之淨土。非別有一淨土也。見自性彌陀。即是見現在說法。唯心所現之彌陀。非另有一彌陀也。若依報。若正報。皆不離心。此為本經之綱要。

二。直示法門要。此經。佛教人專持彌陀名號。以修淨土之行。行由信願而立。故經中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次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以一念消除種種妄念。而得一心不亂。即此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便可橫超三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地。此為法門之綱要。大師之解。即解如是要義。故名要解。

圓瑛法師 彌陀要解講義

要解,是靈峰老人所著。為彌陀經最緊要之註釋。文不繁而義豐,辭雖簡而理玄。乃十方諸佛之心要,淨業經藏之骨髓。要者、緊要也。文中要處雖多,略不出三。

(一)心要。即破緣影之妄心,顯即境之真心,為自性彌陀之本體。言心、有乎多種。一曰肉團心,即吾人所指胸腔者是。此屬肉團,係色質,有生滅敗壞,非吾人之真心也。二曰緣影心,因塵而有者是。緣前塵而起思量分別。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此亦非吾人之真心。以其因塵則有,離塵則無故也。三曰真如心,乃即境之真心。此心非肉團,非緣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豎窮橫遍,不可思議。一切世出世法,皆唯此心所成。諸法所生,因心成體。古人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者,即此心也。今之所謂心要者,即指此而言也。此要解中,將此心要之義,切實解明,故曰要解。

(二)境要。乃破緣影之妄土,顯即心之真境。今之學者,稍具世智,執著偏見,謂自心即淨土,自性即彌陀。須知伊所謂之唯心淨土,乃將緣影之妄想,作唯心之淨土。當知十萬億佛土外決定有一極樂世界。所以云,生則決定生。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我心內之極樂。以我心豎窮橫遍,無一土,無一法,不在此心中。故云、去則實不去。明乎此,方可與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否則、必落於緣影妄想。後文云一切莊嚴,皆彌陀導師行願所成。亦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豈不可嘆。此要解中,將此境要之旨,發揮透澈,詳為解釋無滯,故曰要解。

(三)法門要。有事、有理。約事則淨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如天普蓋,似地均擎。橫超三界,帶業往生。勝過一切豎出法門。如蟲鑽竹筒,豎出則須依節而出,甚難甚難。橫鑽出洞,則甚易甚易。約理、則心境圓妙。一句彌陀,圓具三觀十乘,無不該攝。此要解中,將此法門,為一切法門之最要意,分明解出,故曰要解。

然此三法,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圓融,不可思議。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啟切願。明法門要,能立實行。後云,能念之心,不可思議。以其即心即佛故。斯即心要也。所念之佛,不可思議。以其即佛即心故。斯即境要也。念一聲,一聲不可思議。乃至念百聲,千萬億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以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斯即法門要也。具釋此三要,故曰要解。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