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轟轟烈烈,似乎是人間最美好不過的。但實際上,只要有愛,就會患得患失;只要有愛,就會有擔憂、害怕。誠如佛陀在《涅槃經》中所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曾經,一個沒結婚的人和一個已結婚的人談論愛情。

沒結婚的人極力贊美愛情,他說:「古希臘有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用象牙精心彫塑了一個少女。由於這個『少女』太美了,國王深深地愛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並且擁抱她、親吻她。後來,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動,將少女彫像變成了真人,跟皮格馬利翁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覺得愛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畫卷。」

聽了這番話,已結婚的人搖搖頭:「年輕人,愛情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美好。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劉瑱,他妹妹是鄱陽王的王妃,夫妻之間非常恩愛。後來,鄱陽王因故被齊明帝所殺。因爲思念亡夫,鄱陽王妃終日不吃不喝,最後奄奄一息。

爲了救妹妹,劉瑱請人畫了一幅畫——在畫中,鄱陽王正跟一個寵妾在一起恩恩愛愛地照鏡子。看到這幅畫,鄱陽王妃醋意大發,咒罵道:『他真應該早點死。』就因爲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對亡夫的萬千愛意當下消失,隨後身體也很快康複了。」

在後一則故事中,爲甚麼女主人公原來熱氣騰騰的愛,一瞬間就變成了咬牙切齒的恨呢?原來,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愛恨無常」。

所以,對於愛情,我們任何人都要記住這個規律,否則,無論你學了多少知識,在遇到世間的愛恨情仇時,還是很難面對。

佛教中有部論典叫《四百論》,其中講過:「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無常的法一定會壞滅,有壞滅的則非真正的安樂,因此,凡屬無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兩個人關系本來很好,後來一方慢慢變心了,這種無常就會給對方帶來痛苦。

所以,愛情猶如一件易碎品,極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難:「慎無信汝意,意終不可信;慎無與色會,與色會即禍生。」就是告訴他:千萬不要信賴你的分別心,你的分別心根本不可信;千萬不要貪執美色,否則就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

遺憾的是,佛陀雖然早已開示過了,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還是不懂這個道理,以至於在愛情中,經常遭受各種不明不白的折磨。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