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愛」變成「礙」

當我們說「愛」的時候,修行也就此開始。相對於一個人的獨修,兩個人的修行難上加難。

在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是極其美好的,但是誰也不會告訴你,他們後來的故事是怎樣的。兩個有緣人在時空中相遇,經历最初的欣喜之後,隨之必然會出現種種問題。在這段情感旅程中,我們是互相纏鬥,白白損耗彼此的生命能量?還是一起內省修行,感受愛與生命的喜悅和揚升?是讓愛成為愛,還是不知不覺的,讓愛成為「礙」?

如果因為愛,你放棄了自尊和獨立的人格,成為對方的附庸和依屬,言聽計從、委曲求全,說甚麼做甚麼都只是為了討對方的歡心,那麼愛就成為了障礙,阻礙你內在生命的成長。你無法成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更無法瞥見自心本有的光明智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在這場愛的修行中,我們必須清晰地知道,生命根本的歸宿不在於任何外界的人或事,不是某一個最愛的人,不是某一張難忘的容顏,不是某一刻難忘的溫柔,甚至不是所謂的「一見鐘情」或「心心相印」的感覺。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制造的幻覺,我們愛上的根本就是自己內心投射的一個影子而已。所以不要追逐影子,不要做那個水中撈月的猴子,而要歸根還源、返觀自照,回歸影子後面那顆本然清淨的心。當我們不再為愛而追逐攀緣,當下一念靜心,才能在愛中自在自如。

hus

如果因為愛,你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在愛的同時,你的內心總是充滿各種恐懼,那麼愛就成為了掛礙。《心經》告訴我們,只有心無掛礙,才能無有恐怖。你必須學會放下,才能全然地感受到愛。放下並不是放棄,而是讓我們懂得隨緣,不再勉強和癡纏。愛情和萬法一樣都是緣起的。既有緣起,則必有緣滅,當愛凋謝時,我們就像告別一朵落花,帶著感恩之心,謝謝這份美麗的遇見,欣然揮手,不帶走一片花瓣。

佛陀告誡我們:「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這並非否定愛情的存在,而是要我們體悟到,縱然是人間最美好的感情,也終究是無常而短暫的。所以當曾經的愛情消散時,不要追問為甚麼?也不要抱怨對方的無情,合十感恩是最好的告別方式。來年春天的枝頭又會綻放一朵花,此花是彼花焉?彼花是此花焉?拈花微笑,會心而不語。

愛而無礙,無礙而愛。純然地愛著,不再分別計較、不再恐懼貪戀、不再執著抓取,把一切多餘的都空去。唯有如此,才能心無掛礙,全然地、盡情地感受這份美好。既不執著,也不躲避,既不貪戀,也不壓抑,接受這份愛,體驗這次愛,穿越這場愛,在愛中同修同行。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菩提眷屬,在愛中解脫而喜悅自在!

(作者 菩提一葉)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