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上文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色空不異之理,不異是指互為依存。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說色空不二之理,色與空,本質上是一回事。

為何這麼說?比如我們的色身,無非是地火水風四大的和合生滅變易的延續現象,看透色身的本質就是無常(變化的)、無我(非獨立的),也就是空的(虛幻非實有的)。

反過來說,這無常、無我的空相,又不是一無所有的空,而是因緣和合的空,好比我們做夢,夢非實有,但你的感受與經驗又不能說完全沒有。又好比我們看電影,電影機投射的光線是「空」,但熒幕的畫面又是「色」,所以空即是色。所以佛法說,「真如理地不立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可惜我們要麼執色為實有,執著於」我「和」我的「種種煩惱痛苦,要麼執空為究竟,認為四大皆空,消極厭世,只想著趕緊投生他方極樂世界。殊不知真空妙有,真正的空性就是在我們這個塵世間顯現的,所以菩薩大悲不棄眾生,甘願做很多的事情來度化我們。

從修行層面上,色空不異是羅漢的境界,而色空不二則是佛菩薩的境界。色空不異,是不再對立,理事無礙。色空不二則是徹底沒有分別,事事無礙,圓融自在。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