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從慈悲開始

想要學習智慧的人,先要具備怎樣的心靈特質呢?要先學習成為一個慈悲柔軟的人,否則沒有無法生起真實的智慧。

慈悲要怎麼練習呢?每次用三分鐘的時間,很單純的想著:「希望身邊所有的人,乃至這個世界上的生命,都能夠越來越快樂。」就這樣單純真誠地去祝福,可以先從身邊的人開始想,這是第一個方法。

或者,只是很單純的去想著:「希望我身邊的人能夠超越所有的痛苦和不自在。」這就是最直接的慈悲心的觀修,不要在意數量,單純直接地去憶念慈悲。

隨著不斷的練習,我們的心會越來越習慣慈悲的心念,慢慢的就會成就和菩薩一樣的慈悲。其實我們的心都知道慈悲很好,但是看到現實社會殘酷的那一面,人性比較險惡的那一面,慢慢就會否認慈悲的價值,知道慈悲很好,但是我們不願意。

我們應該去思維,如果能夠生起更多的慈悲,對我們的生命的幫助是甚麼?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一個不慈悲的人,不是嗎?而一個慈悲的人總是受著大家的懷念和喜歡的。當我們知道這個很好,卻不願意做的時候,只是因為我們的心不習慣而已。

把這個當成功課,去習慣慈悲的心,世界就會開始不一樣了。

要想成為有智慧的人,先學佛的慈悲、德行。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成菩提果,是以大悲心而貫穿的。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念是為自己,完全是無我、利他,一切眾生。誰有苦難,觀世音菩薩就會幫助他解脫苦難。大悲心生起,無我利他心即生起,菩提心也生起……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