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 ◆ 身心世界的統一

如果我們的心,能有幾分鐘的統一,便會在幾分鐘之間享受到無限的自由和幸福。所謂統一,便是沒有其他念頭,在同一情況下保持念頭不變,比如念佛,一直念下去,心裡沒有其他東西。可是通常所見到的是矛盾,往往會發現念頭很多,成串成串的念頭,像一串串的葡萄,烏壓壓的一片,滿園都是葡萄,反正都是葡萄,你就可能認為沒有念頭,也沒有問題了。愚人自以為很穩定,那是因為滿園、滿架都是葡萄的緣故。如果葡萄園中,東一串、西一串,看得清清楚楚,那已是正在用功修行者的境界了。我在美國訓練弟子,就曾用這個方法,要他們於五分鐘內,什麼都不想,不用方法,僅數妄念,妄念出來,趕快記下來,有的人五分鐘記錄有五十六個妄念。用功久的人便發覺妄念很少,當察覺有妄念,那個妄念就已經過去了,不再以妄念引生妄念。

我通常教的修行方法是數息觀。數息的方法本身就是妄念,就是矛盾而非統一。用不同的數目來數連續不斷的呼吸,呼吸是連續不斷的,數目是有次第的,本身就矛盾,但因為把它們編號之後,便將混亂的矛盾變成規則的矛盾和有軌道的矛盾。諸位看過巿場裡一串串的螃蟹嗎?每一隻螃蟹都會七手八腳地爬,若把牠們一隻隻地綁起來成為一串,雖然還有個別的矛盾,每隻螃蟹串起來後像一隻大蜈蚣,蜈蚣本身是統一的,但牠們還有很多腳在動。到了這程度便是統一之中尚有矛盾,這已是修行的第一步了。

= 修行無假期 =

再進一步,一連串的下去,雖不用心數它,也能清清楚楚連續不斷地數下去,有這程度時,雖坐一小時,便會覺得只有二、三分鐘那樣,同樣的時間,對有了這種情況的人而言,感覺上卻很短暫。雖然還有矛盾,但很平滑地在移動,像溜滑梯一樣,一下子溜下去了。如果滑梯不夠平滑,或在上面釘了幾個釘子,滑起來就不舒服,時間的感覺也就長起來了。打坐若到了這種狀態,幾乎會曉得身心統一好處是什麼了,不過還沒有完全統一而已。到什麼時候才是統一中的統一?就是把前念與後念連貫起來,前念沒有,後念也沒有,不感覺曾有前念的發生,也不感覺有後念可以接下去,不想妄念,也沒有正念的想法,雖然仍在呼吸,卻不感覺有呼吸可數。

前念沒有,後念沒有,佛學上的名稱為「前後際斷」,這是工夫的話。際是邊際、界線,有隔閡之意,前邊沒有,後邊沒有,連中間也沒有;如有中間,一定尚有前後。例如,因為我有身體,所以有我的前面和後面。念頭也一樣,現在有這一念,是從前邊來的,念頭滑過去,會成為下一念,這是前後際存在;如果前後際斷,時間不存在,空間也沒有了,那便是無我。失去了自我中心,方是實際上的存在,才是矛盾的統一。

修行要不斷、不斷地努力,漸漸使心得到統一。不但在定中統一,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統一。這是大悟徹底的人,一悟永悟不再有煩惱,就是煩惱現前也不會受影響。這是不容易的事,普通人做不到。從煩惱中解脫,從矛盾中得到永恆的統一,那是成了佛的佛。凡夫只能暫時得到統一,雖然不能保持永久,但當以絕對的統一為目標。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日農禪寺)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