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教奉行就是最大的戒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這是釋迦牟尼佛開始講自己怎麼受持《法華經》的,自己說的到,自己一定做的到。釋迦牟尼佛講的法是甚麼?是自己的修證過程。把自己的修證過程和度眾生的過程,用度眾生的形式說出來,阿難記錄下來為經。不要認為佛隨意說法,隨意說法是無量劫修行遇到的問題,怎麼對治的,遇到甚麼樣眾生,說甚麼法。不是佛法的全部,哪部經都不是它的全部,包括《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不是我們人類所知,還有無量寶藏,是我們肉身的人無法想象的,你無法理解佛家的祕藏,因為它超越你的思維。哪個佛國土的菩薩都有願力,隨佛度眾生。

得大勢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這位菩薩是非常勇猛的,將來極樂世界佛菩薩來接你的時候,大勢至菩薩是手捧蓮臺,你念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進入蓮臺,觀世音菩薩是來鑒證,接的是不是你,觀世音菩薩說是你,阿彌陀佛說把你接走,大勢至菩薩的蓮臺立刻打開,你淨念六字弘名立刻被吸進蓮臺。你淨念用不到十念的時間,就進入蓮臺,淨念是你神識在念。有人說佛國土離我們十萬八千佛國土這麼遠,怎麼能去了?佛不來接,誰也去不了,只要佛來接,怎麼去不用你操心,超光速,而是須臾之間就到,就像串門,東家上西家,用現在科學測知不了神通,神通可以超越科學,佛家不否認科學,世間法科學是正確的,要相信科學。現在一些人把佛教當成知識教、當成哲學都不全面。

0

常不輕菩薩品就是釋迦牟尼佛講自己怎麼受持《法華經》的,釋迦牟尼佛說自己過去生中,曾出家修行,那時正處末法時代,末法不是法末而是人心末,那個時侯多一些增上慢比丘,增上慢比丘有一夥人,這時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受持《妙法蓮華經》,他為引導這些眾生,怎麼辦的呢?因為不能直接對他們說你別增上慢了,所以他見到出家人就叩頭,禮拜。說你們都是未來佛,我不敢輕慢你們,我給你們授記,然後禮拜、叩頭。但是他們卻打他、罵他,說你這個小出家人有甚麼資格給我們授記,等你成佛,我早都成佛了。這些增上慢比丘,你越恭敬他,他脾氣越大,要是打他們一頓就消停了,但是常不輕菩薩受持《法華經》還不能打他們,所以還得去恭敬他們,最後讓他們知道,這世上還有這麼謙下的人,看出家人打他、罵他還給人家叩頭,禮拜,見誰拜誰。這位常不輕菩薩經常這麼做,引導出家人和在家人,不起貢高我慢心。

聽說美國萬佛城天天有出家人在跪拜,常年三百六十五天在拜,去佛教四大名山也能看見有三步一叩頭,還有一些在家人,這些人都是在受持《法華經》,都是在學常不輕菩薩。別想他這愚昧呀,要起恭敬想,想這人是受持《法華經》呢,他是以身體克服自我的貢高我慢,增上慢人的心,用身體力行在教育我們。否則我們哪有智慧?聽經的人要知佛家一些實相,在廟上看到三步一叩頭拜廟的,你一定要給這樣人頂禮,我要見到這樣人,我一定像供養、親近佛一樣,供養、親近他,為甚麼?你這叫真正受持《法華經》,讓他得到鼓舞,讓他堅持下去,人家是以身說法。所以常不輕菩薩品是克服我們末法之人的貢高我慢、增上慢人的心態。他們打罵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還是這麼做,這些增上慢比丘還不知道,常不輕菩薩說我就是受持《法華經》,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功德,壽命無量增長。甚麼壽命?是菩薩的壽命,一旦進入一地菩薩到成佛這兩大阿僧衹劫好過,樂多苦少,因為境界不同。苦就苦在地前菩薩的一大阿僧衹劫,不好熬,苦多樂少,包括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多少千萬劫好過,因為心甘情願。

學佛人一旦進入一地菩薩就是苦盡甘來,沒證得前難一點,確實很苦,苦是历史,不吃苦,哪能成?所以別一聽三大阿僧衹劫害怕。常不輕菩薩這麼做,最起碼也是超七地菩薩,因為超七地菩薩可以化度千萬億菩薩,最準確的說十地菩薩有這個資格,像孔聖人七地菩薩教做人的標準,十地菩薩是真正的替佛辦事了,像妙覺菩薩觀世音菩薩,以佛身得度者,皆現佛身而為說法,如果不是佛能現佛身麼?他不成佛,能把你帶領成佛麼?這部份佛講自己怎麼得六根清淨的,怎麼受持《法華經》的。輕視常不輕菩薩的出家人要墮阿鼻地獄,而且是二百億劫不聞佛法,必須是釋迦牟尼佛來度,必須是你輕慢的那個人來度,因誰而起,由誰來度。釋迦牟尼佛自己就這麼說的,就自己這麼行的,你要是真修行,就要相信佛家的實相、法相就是這樣。所以我告訴你,見著恭敬你的人,別以為我比他強,比他有文化,我錢比他多,我認識人比他多,你啥都比他多,就是功德沒他多,你不知道。告訴你不要輕慢任何人,我不敢輕慢任何人,常不輕菩薩是佛在給我們做示範,所以要克服我們的增上慢心,因為一個人,一兩句話輕慢證果的人,而墮地獄犯得上麼?在地獄的時間太久遠。你不知道誰是證果的菩薩,你輕慢了,不是自找苦吃麼?佛不敢輕慢任何人,咱們佛弟子更不敢輕慢任何人,這是重於大戒的大戒,光記住不讓你幹的大戒,讓你幹的沒幹就是犯了大戒的大戒,依教奉行就是最大的戒,「南無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一樣,一通百通都知道。

image

你可能會有興趣

感恩護持《菩提資訊庫》 正法的傳承主頁
error: